各位委員、同志們:
“艱苦奮斗,開拓創新”是陜西銀礦在發展過程中積累總結的企業文化,是每個職工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動力,也是企業久經磨難,轉型發展必不可少的文化精髓,更是陜西銀礦發展驅動的“發動機”和“起搏器”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,完善企業治理模式和經營機制,真正確立企業市場主體地位,增強企業內在活力、市場競爭力、發展引領力”。陜西銀礦在落實國企改革中治理模式和經營機制優化的怎么樣?值得我們深入思考。我們還是老思想、老辦法、老套路,金米村的山太高、太大,遮住了我們長遠發展的目光。我們要認真分析領悟、切實學懂弄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國企改革改制的重要講話,并合理運用到我們既定的選礦運營工作目標中去。我們要立足于市場,運用好國企優勢,為職工謀求更大幸福、延續企業服務壽命、為集團創造更多價值。
前幾天我在集團公司“有色發布”微信公眾號上,看了冶礦集團黨委書記虎尚友同志在風險隱患化解工作會上題為《感嘆與吶喊》的講話。很接地氣,對我感觸很深,一會兒我們中心組也要學習這個講話,希望大家都能結合我們企業現狀認真體會,著力破解發展難題,扎實推進改革工作全面落細落實,全力以赴做好選礦項目的數量和質量持續穩定增長。
我認為考驗一個企業真正的強大,不在于他有多少資金、多少職工,而在于在這個企業遇到危機亟需扭轉方向突困增盈時,干部職工依然能夠齊心協力,攻堅克難,領導班子依然堅定信心,各司其職,帶領隊伍勇往直前。我們黨委班子是2018年組成的,我上任第一天就在絞盡腦汁考慮這個企業的后續發展問題。隨著國家對環境治理、不可再生資源管控的不斷細化,資源枯竭型企業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在哪里?我們的優勢在哪里?礦業的產業鏈終端和頂端在哪里?轉型成功的典型案例都有哪些?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。
90年代我們開發了旬陽銀聯,2004年接收華城礦業成立五洲礦業以及后期的麓苑公司的建設營業,我們的足跡踏遍了西藏、青海、內蒙、福建、塔吉克斯坦、哈薩克斯坦等地,每一個畫面都深深地體現著“轉型”二字!也足以說明,我們在90年代末已經警惕到衰落的危險信號了!!!
“轉型”這兩個字說起來簡單,但真正做起來如刮骨療傷,得有堅韌的毅力和深厚的黨性修養。經過調查研究,2018年我們確立選礦技術輸出的戰略構想;到2019年持續跟進甘肅肅北項目的合作;再到2020年強化擔當作為、狠抓工作落實,成立選礦運營公司。實踐證明,選礦技術服務正在逐漸呈現出新空間、新跡象和新特點,這預示著礦業產業鏈將迎來新的發展時代,專業化分工、市場化運營,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,正成為明顯趨勢,“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”已經在多個領域和行業推廣應用。機遇正在向我們招手。
唯有轉型,銀礦才會有出路,一個優秀的企業是要通過財務指標、運營模式、公司愿景、經營戰略、組織架構、企業文化、領導力、技術能力、市場環境和競爭力等多種要素來支撐的,曾經聞名于世的摩托羅拉、諾基亞、步步高等著名企業現在去哪兒了?那些收購和并購的企業為什么沒有沿用這個品牌?因為他們失敗的原因就是固步自封。我認為這些衰落企業失敗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:從外部看來他似乎健康無恙,可它卻已經處在了千丈危險邊緣,這個危險它會悄無聲息的潛伏在你身邊,然后倏然間將你吞噬。我們在90年代已經嗅到了這個危險。今天,我們已經把企業運行模式定位為選礦運營,我們黨委班子一定要統一思想、堅定信心,咬定目標不放松,同時為那些背井離鄉、遠離親人、勇于奉獻、敢于擔當的奮戰在戈壁荒漠、川西高原的800余名干部職工為選礦運營的發展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,他們是銀礦轉型發展的基石,為企業選礦運營愿景的實現,創造了巨大的文化財富、技術財富、管理財富和經濟財富,他們的精神才是銀礦真正的“牌子”!因此,作為班長的我,更有責任,也更有義務帶領大家擺脫困境。
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,“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”。我們陜西銀礦要在新舊動能轉換、高質量發展上“奮力趟出一條路子來”。當前,我們前進路上的最大障礙是體制機制束縛,破難攻堅最硬核的舉措就是轉型升級、深化改革。我們要咬定目標不放松,風雨無阻勇攀登,一切圍繞高質量高效益轉型發展,一切服務高質量高效益轉型發展,持續發力、久久為功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改革攻堅各項行動。現在的三個項目部戰嚴寒、冒酷暑、頂烈日、迎風沙,在川西高原、戈壁大漠抒寫了一曲奮斗之歌,詮釋了陜銀人吃苦耐勞、敢于擔當的創業精神,他們是我們改革轉型的先行者、踐行者和急先鋒,他們站在了轉型發展的最前沿。通過他們的實踐,我們積累了豐富的選礦運營管理經驗,這些經驗需要我們持續總結、優化、再實踐,切實打造一套經得起市場考驗、經得起行業檢驗的綜合性管理運營模式,著力推動選礦運營管理迅速提升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國企一定要改革,抱殘守缺不行。我們黨委班子一定要認清形勢,統一思想,在已開發項目的基礎上,系統提升我們的選礦技術能力,培養更多技術人才,迅速搭建起選礦管理架構和運行機制,充分運用“三項機制”補齊人才短板,亮出國企優勢,打破企業身上的枷鎖,釋放剩余資源,解決職工“無事可做”的窘境。我們要拿出“我將無我”的態度,一鼓作氣,一氣呵成,一以貫之,朝著我們既定的目標奮勇向前,讓廣大干部職工能夠享受到轉型發展的碩果,在新舞臺安身、安心、安業。
“十四五”是我們黨委落實主體責任、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。在這個關鍵時期,我們黨委班子成員要腳踏實地、因地制宜,圍繞主線、緊扣主題、緊盯目標,堅持發展不動搖、不懈怠,把握重點、改進作風、強化監督,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省委、省國資委黨委及集團公司黨委的決策部署,切實推動企業轉型發展活力邁向新的更高臺階。
謝謝大家!